江苏初步构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体系 产业蓝海有待开拓

日前,省工信厅公布了2021年江苏省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名单,低功耗高性能音频传感SOC芯片等72个融合创新产品和线缆制造产线优化解决方案等56个应用解决方案榜上有名。近年来,我省初步构建了应用牵引、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体系,记者从近日召开的第四届江苏人工智能大会上获悉,全省人工智能领域核心企业超过1000家,南京、苏州在最近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上分列第4名和第6名。

本土企业加速成长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成为新一轮产业技术变革的热点。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基本形成了以苏南城市群为重点、以南京和苏州为核心的“一带两核”发展格局,并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

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霞盛路的莱顿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的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在对应的机台设备旁有条不紊地作业。通过车间看板,管理人员对生产工单执行进度、对应的机台和操作人员、良品率和不良品率等数据信息一目了然。这里所有的设备实现互联,生产过程中每台设备、产品、人员和质量信息等实现可视化管理。通过打造“透明工厂”,这家汽车零部件商的年销售额已突破14亿元,人均单产达到400多万元。在它的背后,支撑其生产高效运转的,是苏州国际科技园的入驻企业——欧软信息研发的O3智能工厂云平台。

莱顿汽车部件公司是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一个缩影。在江苏,一批本土优秀人工智能企业正在加速成长:在南京,集聚了地平线、旷视科技、埃斯顿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过200家,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人工智能领域新型研发机构40家;在苏州,2018年人工智能产业产值达564亿元,集聚企业456家,其中规上企业60家;在无锡,拥有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江南大学、702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以及浪潮卓数大数据、无锡华云数据等人工智能企业40余家。

科教人才资源丰富

在江苏,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远远不止智能制造领域。眼下,更多由企业主导的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正在不同的应用场景遍地开花。

走进昆山市花桥镇,在花桥黄墅江河上空,一架无人机正在低空盘旋。花桥集成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智慧水务平台利用无人机传输实时画面,一旦发现河道有异常,工作人员便会拉近镜头,记录相关情况,上报并通知工作人员赶往现场查看。“无人机巡河能实时查看河道水位和水质变化情况,过去看不到、到不了的地方,现在都在监控范围中。”花桥水利(水务)站负责人张亚龙说。昆山炫生活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银剑告诉记者,他们参与开发的智慧水务平台在调节水位、智能监测、污水反向溯源等方面发挥作用,可以整合污水、雨水、生活用水,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形成外河、内河水位的联动,调节城市水位。“当水质指标超过阈值时,还可根据超标因子进行反向溯源,将精细化管理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江苏吸引了众多智能产业、智能企业落地,离不开人才输送的力量。据省工信厅副厅长池宇介绍,江苏拥有包括南大周志华教授在内的多位在国内外有着重要学术影响的专家学者,在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数据挖掘等前沿理论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重点研发机构100多家,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超过20家。

“江苏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实力稳居全国前三,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力度也非常大。” 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周志华介绍,江苏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培养人工智能高水平人才放在第一位,以南京大学为首的许多高校都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并建立起一整套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计划、课程方案,为多地输送人才。

产业蓝海有待开拓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但是,人工智能产业还处于“蓝海期”,未来的发展方向、技术实现方式等相关问题依旧值得业内思考。

“江苏已初步形成了有利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产业集聚初步显现。” 省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房伟表示,江苏发展人工智能产业面临着机遇,也有着挑战。江苏有着全国领先的产业规模,智能化升级需求旺盛。江苏是软件大省和电子大省,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软件产业和电子产业规模均居全国第二位,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同时,江苏制造业规模全国领先,制造业产值超过15万亿元,总产值约占全国的1/7、全球的3%。这些都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扬优势,补短板,挖潜力。”房伟表示,江苏人工智能从国内第一方阵迈向创新发展引领区先行区,还需努力构建适合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目前我省相关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高层次人才创业所需的融资环境、服务体系、配套保障、创新浓度、创业氛围等环境因素相对欠缺。他建议,支持人工智能相关创新中心建设,积极争取“中字头”“国字号”重大科创载体落户江苏。鼓励企业联合用户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推动建设一批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地方建设人工智能特色开放创新平台。加快创新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及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省市共建、区域合作、校企联合等方式建设一批开放创新平台。(蔡 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