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学设施形成创新引力 建立创新主体间关联机制

92.51亿元和20%,两个数字分别代表了2017年上海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经费及增长幅度。与此相比,全国基础研究经费和增长幅度分别为975.5亿元、18.5%。据《2018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显示,2017年,上海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205.21亿元,比2016年增长了14.9%。2006—2017年间上海的研发经费累计投入为7921亿元,约为深圳的1.4倍,总量与浙江相近。

“这些数据表明,不仅是研发投入的数量增加,更多体现为上海优化科技创新体系结构,打通基础研究各环节,进一步提升创新源头供给能力的顶层设计。”《2018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编制方、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创新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常静分析说。

科学创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城市的前途命运。上海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是否具有科创策源力是重要指标。加大科学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吸引国际资本和全世界顶级科学家加入,并动员国企、中小企业及高校科研院所等全社会力量,打通基础研究各环节,是上海的破题之策。

大科学设施形成创新引力

张江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及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功能型平台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四梁八柱”。

“20%基础研究经费的增长,大多数来源于科技中心地区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投入确保了重大原创成果的不断涌现。”常静说。

当下,以张江实验室为依托,上海光源、蛋白质基础设施、软X射线、硬X射线等一批大科学设施已建成或正在建设,形成全球光科技领域规模大、种类全、功能强的大科学基础设施群之一。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一期、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李政道研究所等一批关注世界前沿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先后启动建设。大科学设施平台建设形成的巨大创新引力,吸引全球科学家慕名而来。据悉,2018年8月,李政道研究所在上海张江科学城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56000平方米,耗资10亿元,预计2020年6月完成基本建设。

此外,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功能型平台弥补产业和技术鸿沟。目前,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上海临港智能制造研究院、类脑芯片与片上智能系统功能型平台、集成电路产业功能型平台六大功能型平台已先期启动,是上海市基础研究投入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

建立创新主体间关联机制

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是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主体,创新要素能在其间快速流动,使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中国商飞与清华、上海交大、北航、西工大等国内36所高校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和研发,带动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群体性突破,掌握了5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逐步形成了民用飞机技术体系。上汽集团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投入了大笔研发费用,2015—2017年研发费用分别为83.71亿元、94.09亿元、110.62亿元,是中国研发投入最多的车企。

“大型国有企业通过建立众创空间,构筑开放式创新生态圈,主动搜寻与其产业上下游配套、满足产业链研发需求的创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是近几年比较明显突出的态势。”常静说。

上海市通过优化创新主体定位,建立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关联机制,营造创新生态,释放国企、大中小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创新活力。2016年上海在经营业绩考核实施细则中,提出将国企的研发投入视同于利润,进一步释放了国企开放式创新活力。此外,上海市财政局等部门利用专项资金,引导高校优化科研组织模式,围绕上海市产业关键技术需求开展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投入仍有增长空间

尽管上海市基础研究投入实现了20%的较大增幅增长,但是相关部门表示仍然有增长空间。上海基础研究投入仅占总社会研发投入的7.7%,而主要创新型国家的这一指标达10%以上。当前上海市各部门正在研究相关政策文件,将通过体制机制突破优化科研经费投入结构。

上海正筑牢夯实基础研究,打通“教育、研究、创新”知识三角的链条,促进基础研究融入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据上海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上海将进一步聚焦上海科创中心“四梁八柱”建设,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性基础研究领域,吸收全球资本和科研力量,将教育、研究、创新知识三角之间在经费投入方面实现互动,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朝着前瞻性科学研究方向,共同提升上海市创新策源能力。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