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有一群科研“牦牛”

6月6日上午8时,90岁高龄的杨永昌像往常一样提前来到办公室,头一件事,就是认真擦洗放大镜,然后对准植物标本,开始他新一天的工作。

杨永昌长期从事青藏高原植物区系分类、系统演化和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为了获取科研一手资料,多次深入野外考察,采集了大量植物标本和实验材料。

身为北京人的杨永昌,并没有选择回京或“彻底退休”,而是对工作做了最长情的告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牦牛精神”,感召着后辈学生。

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北高原所)的照壁上,刻着这样一段话:“忍处恶劣的条件,啃食低矮的青草,提供浓郁的乳汁,充当高原的船舶,不畏艰苦,忍辱负重,不计报酬,但求贡献。这种牦牛精神正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追求……”这就是“牦牛精神”。这段话出自该所第三任所长、我国著名兽类学家和动物生态学家、兽类生态学和啮齿动物生态学的主要开创者与奠基人——夏武平。

夏武平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接受国家任务,开始进行鼠疫防治研究工作,成为中科院首位涉足动物流行病研究领域的推动者。1966年,夏武平作为杰出人才调到西北高原所,开始了高原生物学研究。在上世纪70年代,他就提出并组建了我国首个野外定位观测实验站——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

今年5月,适逢夏先生诞辰100周年,高原上的科技工作者们缅怀前辈、再忆“牦牛精神”……

据现任西北高原所所长张怀刚介绍,从1962年到1975年,西北高原所先后多次组织多学科联合考察队伍,深入青海、甘南、川西、西藏以及新疆等地科考,摸清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地理分布规律和结构。

“大家爬冰卧雪、幕天席地,足迹遍布青藏高原山川湖泊。没有车马,一头头健硕的牦牛驮着野外考察装备通往山涧雪原的科考路……”张怀刚说,青藏高原条件相对艰苦,科研人员待遇相对低,医疗条件、教育条件及生活条件略差,但科研人员克服了高原缺氧气候干燥等诸多不利因素,扎根在这片土地,不断进取,开拓创新。

“牦牛精神”至今已提出逾30年,有人会说,时代在变,老一辈思想早已过时。实际上,新的起点赋予青年一代新的历史使命,“牦牛精神”正引领无数青年科研人员扎根高原。

中国科学院“A类百人计划”入选者、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领军人才……35岁的杨其恩身上有不少光环。2010年,完成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博士后研究的杨其恩,毅然来到青藏高原。像杨其恩这样的青年才俊,来此扎根高原生物研究的不乏其人。

“高原生物研究事业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除了国家政策鼎力支持,还有‘牦牛精神’引领一批批人才长期坚持在高原奋斗。老一辈创造精神,年轻人不断传承,这就是奉献精神的精髓所在。”张怀刚说,“建所以来,一代代科研人员学成毕业后选择来到西北高原所工作,其中大多数为外地人。”时代需要奉献精神,在张怀刚看来,“牦牛精神”就是西北高原所的精神动力。

专家点评

“牦牛精神”是科学精神在高原艰苦地区科研人员身上发展出的特别版本,不仅坚持求真求实、上下求索,还要长期对抗生活条件、物质条件薄弱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

诚然,社会进步依赖技术的更新,但精神也是人类向前的不竭动力。老一代科研人身上的精神,具有强大的行动感召力和思想穿透力,行为示范,这种力量可以召唤更多有追求的人开拓进取;穿越时光,他们可为后世之师。

这些身处高原极地的科研工作者用行动告诉我们,无论什么年代,无论什么时期,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岗位,都需要有这样一种精神,达到这样一种境界。

关键词: 一群 牦牛 高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